当前位置:首页 > 时实新闻 > 正文内容

全球首条L5级自动驾驶公路在广州通车

粤港澳大湾区智能交通枢纽迎来里程碑——广州南沙至东莞的L5级自动驾驶专用公路今日正式运营。这条全长43公里的智慧走廊,标志着车路云一体化技术实现商业落地。

核心技术架构:

  1. 路侧单元(RSU)‌:每200米部署的毫米波雷达与激光雷达融合感知设备,可实时捕捉10cm精度的路面动态。

  2. 云端决策中心‌:阿里云开发的"飞天智算平台"每秒处理200TB数据,协调2000+车辆的运动轨迹。在暴雨等极端天气下,系统能强制启动车辆间电磁耦合编队模式。

  3. 车辆终端‌:小鹏汽车XNGP 5.0系统搭载双Orin-X芯片,算力达508TOPS,支持无接管条件下完成隧道会车、施工区避让等复杂场景。

实测数据:
在7月14日的压力测试中,50辆不同品牌的自动驾驶汽车以0.5米间距完成高速编队。对比传统高速公路,该路段通行效率提升300%,能耗降低22%。华为提供的C-V2X技术使紧急制动指令传输延迟低于10ms。

政策突破:
广东省交通厅同步发布《全自动无人驾驶事故责任认定办法》,明确在专用道路场景下,车辆制造商承担90%事故责任,路侧设备运营商承担10%。平安保险推出的"AI驾驶险"已覆盖首批5000名用户。

经济效应:
该项目带动产业链投资超200亿元,包括宁德时代的4680电池生产线扩建、速腾聚创的车规级激光雷达量产基地等。预计到2026年,大湾区将建成300公里L5级公路网络,物流成本可降低35%。

社会争议:
部分传统货运司机抗议技术替代导致失业。对此,广州市人社局启动"AI交通运维师"培训计划,首批1.2万名学员将学习车路协同系统维护、异常事件处置等新技能。